广告乱象整治:用户与媒体的双面影响及应对策略
在数字化营销蓬勃发展的当下,广告乱弹窗、乱跳转等问题一直是用户诟病的焦点。近期,相关整治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为用户带来了更佳的体验,却也让依赖此类广告形式变现的媒体 APP 面临严峻挑战。
一、用户体验的显著提升
1. 广告乱跳转问题的整治成果 :许多用户都有过类似经历,刚打开一个 APP,手指还没找准位置,屏幕就自动跳转到某个商品详情页或下载链接;或者只是想安静地看篇文章、刷个视频,却冷不丁蹦出个占据半屏甚至全屏的弹窗广告,还关不掉。如今,这些现象得到明显改善,让用户能更顺畅地享受 APP 的各项功能与内容。
2. 对用户容忍度的正确认知 :其实,用户对广告并非完全不能容忍。如果广告是用户需要的、感兴趣的内容,比如与用户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高度相关,哪怕多看几条,也不会引起太大反感。关键在于广告的呈现方式和内容质量,只要能让用户感受到广告的价值和相关性,适度的广告展示是可以被接受的。
二、媒体变现面临的挑战
1. 开屏、插屏广告 eCPM 走低风险 :开屏广告因其第一眼的位置,一直是相对高价值的广告位,eCPM 通常较高。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冷热启动叠加下的高曝光和高点击率,哪怕用户是误触的,对于拉活类预算来说效果也不错。但随着整治行动的推进,误触带来的 CTR 水分被挤干,真实的用户主动点击率回归低位。广告主对开屏广告效果的预期下调,广告平台在竞价逻辑中也会相应调低对开屏广告的预估点击率和竞价 eCPM。这意味着,开屏、插屏等广告的 eCPM 将面临持续走低的风险。
2. 传统变现模式的困境 :过去,部分媒体依靠堆广告位、提频次来冲收入,如今这条路已被堵死。那些用户规模不大、产品本身价值不高的中小媒体,原本就靠开屏和插屏广告勉强维持,现在更是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粗暴流量变现模式,不仅用户体验差,从长远来看,也难以实现可持续的商业发展。
三、媒体的应对策略与未来趋势
1. 回归产品价值与用户粘性 :媒体必须回归到更本质、更艰难的道路,即通过提升产品的真实价值和增强用户粘性来支撑业务的商业化闭环。只有当用户真正认可媒体的产品和服务,愿意主动使用和留存,媒体才能获得更稳定的变现基础。
2. 广告场景设计创新 :媒体和广告平台需要一起在广告场景设计上创新,探索更多基于用户主动意愿的互动广告形式。例如,激励视频广告作为一种用户体验和商业价值结合相对较好的形式,在短期内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用户主动选择观看广告以换取某种权益,如复活、金币、会员体验时长等,这是一个相对清晰的价值交换过程。然而,从长期来看,随着更多媒体涌入激励视频赛道,广告平台上的激励视频流量供给增加,而广告主预算增长有限,激励视频的 eCPM 也可能面临下行压力。因此,媒体需要更精细化的流量分层和策略优化来维持收益。
3. 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这一波整治行动对依赖广告变现的媒体来说确实是一次大考,但也加速了行业从粗暴流量变现向精细化运营、产品价值提升和混合变现模式转变的趋势。虽然过程艰难,但对于真正有实力的媒体来说,熬过去之后,反而能迎来更健康、更持久的发展。对用户而言,体验会越来越好;对媒体而言,度过阵痛期后,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之,广告乱象的整治是行业走向规范化、成熟化的重要一步。虽然在短期内给部分媒体带来了挑战,但从长远来看,这将促使媒体更加注重产品价值、用户粘性和广告场景创新,从而实现更健康、可持续的商业发展。
为保证您的权利建议注册用户可永久查看或下载内容,未注册用户资源有效期仅 15 天且下载或查看次数受限,建议注册后兑换下载以享受更多权益。
若游客在成功支付兑换积分后页面未显示下载按钮,请先行刷新页面;如刷新后仍无法下载,可联系客服,提供支付单号及金额截图,经核实后我们将重新发送兑换资源。
声明:
◉ 本网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限于学习研究交流使用,本网站无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如网站内的资源侵权或损害了您的利益请务必联系删除。
◉ 用户查阅或下载后禁止用于任何非法商业途径,如侵权、倒卖等应由用户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