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推广丨账户关键词越多越好吗?甲亢哥的疯狂不能运用在推广买词的策略中

最近甲亢哥(Speed),因为夸张的表情和亢奋的直播风格走红,他的这些疯狂行为,不能运用在账户买词上,让账户关键词堆的疯狂,他能火,但账户可能爆不了~

前段时间有个做律所推广的童鞋问辉哥,他说自己是刚进公司的,看到其他小伙伴账户关键词堆了很多,但他的思路和其他小伙伴不同,他认为只要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关键词在账户中,就能获取到80%的精准流量,因此,他不愿意卷词多,更愿意琢磨如何从“流量采购”转向“需求拦截”,让每个关键词都成为转化链条上的有效触点。

在辉哥看来,这种思路才是对的,账户堆太多的关键词,可能有以下的风险问题:

  1. 覆盖范围与精准度:更多的关键词可能覆盖更多的潜在客户,但如果不精准,可能导致无效点击,浪费预算。
  2. 质量得分:百度推广的关键词质量得分影响广告排名和点击成本。质量得分低的关键词即使数量多,也可能效果不佳。
  3. 管理难度:大量关键词需要更细致的分组和优化,否则可能导致广告组结构混乱,影响效果。
  4. 预算分配:关键词数量多可能导致预算分散,核心关键词得不到足够的展示机会。

因此,平衡关键词数量与质量,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持续优化关键词策略,而不是盲目追求数量。

可能有的童鞋会问,如何使关键词质量与数量的动态平衡呢?以下仅为个人观点,仅供各位童鞋参考~

1.关键词优化的核心原则

1.1分层筛选:聚焦高价值关键词

顶层(10%-20%):高转化交易词(如“种植牙价格”“北京胃镜预约”);

中层(30%-40%):精准长尾词(如“牙疼挂什么科”“胃溃疡吃什么药好”)

底层(40%-50%):症状词/问答词(如“经常胃胀气怎么回事”),用于扩大潜在用户池

工具辅助:利用百度关键词规划师、搜索词报告,定期剔除低效词(点击量>10次且0转化的词)

1.2动态调整:以数据驱动迭代

冷启动期:先投放100-200个核心词测试效果,快速验证用户需求;

成熟期:逐步扩展至500-800个词,按转化成本分配预算(如高转化词出价提升20%);

衰退期:淘汰连续30天无转化的关键词,补充新词库;

A/B测试:同一广告组内对比不同关键词组合的ROI,保留高回报率词。

1.3精准匹配与否定词防御

核心词使用“精确匹配”避免流量泛化,长尾词使用“短语匹配”平衡精准与覆盖。一级否定词(绝对无效词):如“免费”“图片”“漫画”;二级否定词(行业干扰词):如“动物医院”(针对民营医院推广)。

  1. 关键词质量与数量的动态平衡模型

2.1四象限分析法:聚焦核心价值词,将关键词按搜索量和转化率分为四个象限,制定差异化管理策略:

高搜索量+高转化率(明星词):占预算40%,设置精确匹配+高出价(如行业均值的150%),绑定高转化落地页;

低搜索量+高转化率(利基词):占预算30%,拓展同义词库(如“种植牙费用”→“种牙多少钱”),设置广泛匹配+时段溢价(如晚20-22点加价20%);

高搜索量+低转化率(流量词):占预算20%,限制匹配模式(短语匹配-核心包含),跳转至品牌介绍页培养认知;

低搜索量+低转化率(无效词):占预算10%以下,每周清理或加入否定词库。

2.2竞争强度分层定价法,通过百度推广后台的 竞争热度指数,将关键词分为3档:

红海词(竞争度>8):如“减肥药”“整形医院”,采用“防守策略”——只保留品牌相关词,避免与巨头硬拼(如“XX医院减肥方案”);

蓝海词(竞争度3-8):如“儿童牙齿矫正注意事项”,采用“卡位策略”——出价保持在第2-4位,兼顾点击成本与曝光;

空白词(竞争度<3):如“牙龈萎缩能种牙吗”,采用“收割策略”——设置广泛匹配+自动出价,快速覆盖长尾流量。

3.平衡数量与质量的3个步骤:

步骤一:精准起量阶段

按用户意图分类关键词(信息类、导航类、交易类),优先投放交易类词;

初始账户关键词控制在300-500个,确保每个单元关键词属性高度一致。

步骤二:智能拓词阶段

利用百度AI拓词工具,自动挖掘相关搜索词(如“{核心词}+怎么选/多少钱/哪家好”);

每周新增关键词不超过总量的10%,避免账户结构失衡。

步骤三:持续净化阶段

每日查看搜索词报告,将不相关词加入否定词库;

每月清理“僵尸词”(30天无点击或高消费低转化词)。

做好以上策略后,还需要注意风险预警及防御的准备,设置IP排除库:自动屏蔽30分钟内重复点击IP、同行集中IP段(通过IP查询工具定位竞品办公网络);开启无效点击过滤:百度后台自动过滤机器人流量,配合第三方监控工具(如秒针系统)复核数据。页面内容巡检:每日抽查落地页,确保与关键词承诺一致(如广告中提及“专家团队”,落地页必须有医生资质公示)。

当然,数据监控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落地页嵌入百度统计事件代码,标记每个关键词带来的表单/电话。通过UTM参数追踪用户从搜索词→点击→多次访问→转化的全路径,识别高价值关键词组合。

平衡关键词量与质量,还需要记住三要三不要,要持续监控搜索词报告,动态优化词库;要建立关键词生命周期管理机制;要结合业务场景设计匹配策略。不要盲目追求关键词数量;不要长期保留低效“僵尸词”;不要所有词统一出价和匹配模式。

百度推广的关键词策略应遵循少而精到精准扩量再到动态淘汰的循环逻辑。相比数量,更需关注关键词的意图匹配度、竞争环境与落地页相关性。在控制关键词数量的同时,实现流量精准度与转化效率的双重提升。正如文章开头所述,从“流量采购”转向“需求拦截”,让每个关键词都成为转化链条上的有效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