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47架无人机,把浏阳夜空刷成了朋友圈的顶流”——一场表演,半座城的人靠它吃饭

“15947架无人机,把浏阳夜空刷成了朋友圈的顶流”——一场表演,半座城的人靠它吃饭

先坦白,我一开始也烦这种“官稿”:又是“刷新纪录”、又是“中国智造”,听着就像领导年终总结。

“15947架无人机,把浏阳夜空刷成了朋友圈的顶流”——一场表演,半座城的人靠它吃饭插图

但10月26号晚上,我表妹在浏阳河边开直播,手机差点被挤掉江里——她卖那种20块钱一根的“仙女棒”,平时一晚上走三十单,那天十分钟出了两千单,快递小哥直接扛麻袋来收货。

我才意识到:这哪是“科技秀”,分明是给浏阳整座城“打了针肾上腺素”。

1. 无人机=流量放大器,浏阳人早玩明白了

浏阳做烟花的有句话:“白天卖不动,晚上才敢放。” 现在倒好,15947架无人机替他们把“晚上”搬到了全网。

“15947架无人机,把浏阳夜空刷成了朋友圈的顶流”——一场表演,半座城的人靠它吃饭插图

表演结束两小时,抖音同城榜前五全是浏阳:

#无人机烟花银河#、#浏阳天空巨树#……点进去一看,全是我们这帮本地小老板蹭热度:

卖焰火的,改标题“同款银河冷焰火,19块9十支”;

开民宿的,直接拍窗外,“躺在床上看无人机,剩最后一间”;

连河边卖臭豆腐的阿姨,都把摊位名改成“银河瀑布同款臭豆腐”,笑得我差点把粉呛出来。

2. 官方没喊口号,网友自己把“中国浪漫”吹上热搜

最逗的是,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转的是外媒视频——老美在底下酸:“这得多少程序员?”

“15947架无人机,把浏阳夜空刷成了朋友圈的顶流”——一场表演,半座城的人靠它吃饭插图

我们浏阳群里直接甩图:一台笔记本,旁边放俩保温杯,程序员头发都没剩几根。

网友笑疯:“原来银河瀑布是程序员的发丝。”

这梗一出来,比任何“大国重器”的通稿都管用,年轻人自己就转了——谁不爱看“秃头拯救世界”的爽文?

3. 真正赚翻的,是“幕后那帮卖冷烟花的”

无人机表演成本听说两千多万,贵得离谱,但浏阳人精明:

“反正飞机都上天了,不如顺路带带货。”

于是厂家连夜把库存冷焰火改名“无人机同款”,贴个二维码,扫进去就是淘宝链接。

我发小厂里原本堆了五十万支“过时”产品,三天清光,笑得他直接给全厂放假,带大家去长沙洗脚城团建。

你说这是“科技赋能”?不,就是“蹭热点保命”——但救命就行,名字土点无所谓。

4. 最后讲点掏心窝的

以前别人问我是哪儿人,我说“浏阳”,对方只能想起“花炮”。

现在我一提,对方立马:“哦!就那个15947架无人机放银河的地方!”

听起来像段子,可这就是我亲身经历的品牌升级——

没花我一分钱广告,却让我在北上广上班的同学,连夜微信我:“帮订两间河景房,明年带女朋友看无人机。”

你说高不高级?一点不高级,就是“把夜空弄成朋友圈封面”,然后全世界都来打卡。

科技不科技的,咱不懂,就知道:

“那天以后,浏阳人的朋友圈,再也不怕没赞。”

总结:

你要是也想复制,别急着买无人机——

先想清楚:你能不能让“超大场面”变成“小老板们能蹭的烟火气”。

能,你就赢;不能,就算放三万一千架飞机,也只是领导汇报里的一串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