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咨询:提高转化的3个关键盲点
哈罗宝子们好,我是赖老师~
前几天有个口腔的咨询客服给我留言说:
赖老师经常看你文章,那你能不能专门写一篇针对我们口腔的啊!
赖老师一向宠粉!安排~
和很多消费医疗的同行一样,口腔咨询客服也会遇到, 微信客户聊着聊着就不见了。
一样的:不说话、不回应、不成交…
赖老师想说,问题不是你们微信里的客户「没需求」,而是亲爱的你,可能忽略了3个关键盲点:
• 信任建立太慢
• 路径设计太乱
• 情绪节奏太硬
客户不是不想理你 是你没给她一个「非理你不可」的理由
很多咨询师会说:
我微信上发了很多干货,怎么她们就是不理我?
👉 问题是:
你发的是「你想说的内容」,不是她们「在意的点」。
她刚加你时的心理状态是:
我加你,是为了自己多了解一点,不是让你来教育我。
• 她在微信沉默,是因为:
你没让我感觉到你能理解我的担心。
✅ 对策:
做「信任型朋友圈」,而不是「推销型朋友圈」
别总发医院logo、价格表、优惠海报,客户不关心。
客户想看的是:
其他人做完牙后恢复的状态 类似她的问题,医生是怎么分析的 “拍片不想白跑”那种保障机制
📌 建议你发这些内容:
-
一个42岁妈妈种牙后的3个月记录 -
拍完片后发现牙不适合种,这种情况咋办? -
为啥有人只补牙花了几百,有人却种牙花几万?
有代入感,才有信任感。
别上来就「我专业」,得先「你懂我」。
加微信后没动作?其实你缺的是「转化动线设计」
赖老师发现,很多咨询师,把「加了微信」就当成「搞定了」。
其实这只是起点,你需要做的是——
让客户在微信里「有事可做,有话可说,有决定可下」。
💡什么是动线?
就是客户从「潜在客户」到「成交客户」的具体路径+行为引导。
🧩 举个例子:
一个客户刚加你,你该怎么走三步?
私域阶段客户状态咨询师该干嘛?
-
第1步:
刚加微信观望、犹豫,发她收藏内容相关的口腔知识,配案例,引共鸣
-
第2步:
开始互动提问、表达担忧,判断她是哪类需求:美观型 / 功能型 / 担心疼痛型
-
第3步:
轻决策引导动摇、想做又怕设置「免费拍片面诊」,降低行动门槛
✅ 总结一句话:
不是所有客户都能一步到位成交,但每一步都该有「下一个动作」。
你用的是「逻辑打动人」 但客户靠的是「情绪做决定」
咨询师常说:
我已经把性价比讲得很清楚了,她怎么还是不回复?
❌ 逻辑是你拿来讲的,
✅ 情绪才是客户做决定的底层动因!
🎯 客户常见的「情绪动机」:
我担心疼 我怕被骗 我觉得贵但又怕以后更严重 我怕种完别人看出来是假的
赖老师提醒,这时候你光讲术式、设备、医生级别是没用的,客户听不进去。
✅ 对策:你得「接住情绪」,而不是「堵住情绪」
错误回应:不会疼的,我们医生很专业。
正确回应:
你不是第一个担心疼的,我们这里阿姨级客户都能稳稳做完。
错误回应:我们种牙很优惠。
正确回应:
我理解你会比较价格,我可以把不同方案算清楚给你选,不买也没关系。
成交不是技术压倒客户,而是你在情绪上跟她站一边。
提高成交的核心 不是套路,而是节奏+判断
每个客户在微信里,其实都有她的节奏:
有人需要被照顾情绪 有人要给她选项权 有人要你做「决策拍板」的人
你能成交多少,不取决于你聊了多少,而是你判断得多准、推进得多稳。
你赞同赖老师的观点吗?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希望对你有启发。
总结一下今天的三个关键盲点:
-
• 1、别光讲专业,要讲她关心的事——解决「信任难」。 -
• 2、别等客户主动,得设计路径推着走——解决「行动难」。 -
• 3、别压客户做决定,要和她一起判断——解决「情绪关」。
欢迎评论区一起聊聊:你们家的咨询转化还有哪些技巧?
为保证您的权利建议注册用户可永久查看或下载内容,未注册用户资源有效期仅 15 天且下载或查看次数受限,建议注册后兑换下载以享受更多权益。
若游客在成功支付兑换积分后页面未显示下载按钮,请先行刷新页面;如刷新后仍无法下载,可联系客服,提供支付单号及金额截图,经核实后我们将重新发送兑换资源。
声明:
◉ 本网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收集整理、仅限于学习研究交流使用,本网站无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如网站内的资源侵权或损害了您的利益请务必联系删除。
◉ 用户查阅或下载后禁止用于任何非法商业途径,如侵权、倒卖等应由用户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