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咨询:提高转化的3个关键盲点

哈罗宝子们好,我是赖老师~

前几天有个口腔的咨询客服给我留言说:

赖老师经常看你文章,那你能不能专门写一篇针对我们口腔的啊!

赖老师一向宠粉!安排~

和很多消费医疗的同行一样,口腔咨询客服也会遇到, 微信客户聊着聊着就不见了。

一样的:不说话、不回应、不成交…

赖老师想说,问题不是你们微信里的客户「没需求」,而是亲爱的你,可能忽略了3个关键盲点:

• 信任建立太慢

• 路径设计太乱

• 情绪节奏太硬

客户不是不想理你  是你没给她一个「非理你不可」的理由

很多咨询师会说:

我微信上发了很多干货,怎么她们就是不理我?

👉 问题是:

你发的是「你想说的内容」,不是她们「在意的点」。

她刚加你时的心理状态是:

我加你,是为了自己多了解一点,不是让你来教育我。

• 她在微信沉默,是因为:

你没让我感觉到你能理解我的担心。

✅ 对策:

做「信任型朋友圈」,而不是「推销型朋友圈」

别总发医院logo、价格表、优惠海报,客户不关心。

客户想看的是:

  •  其他人做完牙后恢复的状态
  • 类似她的问题,医生是怎么分析的
  • “拍片不想白跑”那种保障机制

📌 建议你发这些内容:

  • 一个42岁妈妈种牙后的3个月记录
  •  拍完片后发现牙不适合种,这种情况咋办?
  • 为啥有人只补牙花了几百,有人却种牙花几万?

有代入感,才有信任感。

别上来就「我专业」,得先「你懂我」。

加微信后没动作?其实你缺的是「转化动线设计

赖老师发现,很多咨询师,把「加了微信」就当成「搞定了」。

其实这只是起点,你需要做的是——

让客户在微信里「有事可做,有话可说,有决定可下」。

💡什么是动线?

就是客户从「潜在客户」到「成交客户」的具体路径+行为引导。

🧩 举个例子:

一个客户刚加你,你该怎么走三步?

私域阶段客户状态咨询师该干嘛?

  •  第1步:

刚加微信观望、犹豫,发她收藏内容相关的口腔知识,配案例,引共鸣

  • 第2步:

开始互动提问、表达担忧,判断她是哪类需求:美观型 / 功能型 / 担心疼痛型

  • 第3步:

轻决策引导动摇、想做又怕设置「免费拍片面诊」,降低行动门槛

✅ 总结一句话:

不是所有客户都能一步到位成交,但每一步都该有「下一个动作」

你用的是「逻辑打动人」 但客户靠的是「情绪做决定」

咨询师常说:

我已经把性价比讲得很清楚了,她怎么还是不回复?

❌ 逻辑是你拿来讲的,

✅ 情绪才是客户做决定的底层动因!

🎯 客户常见的「情绪动机」:

  • 我担心疼
  • 我怕被骗
  • 我觉得贵但又怕以后更严重
  • 我怕种完别人看出来是假的

赖老师提醒,这时候你光讲术式、设备、医生级别是没用的,客户听不进去。

✅ 对策:你得「接住情绪」,而不是「堵住情绪」

错误回应:不会疼的,我们医生很专业。

正确回应:

你不是第一个担心疼的,我们这里阿姨级客户都能稳稳做完。

错误回应:我们种牙很优惠。

正确回应:

我理解你会比较价格,我可以把不同方案算清楚给你选,不买也没关系。

成交不是技术压倒客户,而是你在情绪上跟她站一边。

提高成交的核心 不是套路,而是节奏+判断

每个客户在微信里,其实都有她的节奏:

  •  有人需要被照顾情绪
  • 有人要给她选项权
  • 有人要你做「决策拍板」的人

你能成交多少,不取决于你聊了多少,而是你判断得多准、推进得多稳。

你赞同赖老师的观点吗?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希望对你有启发。

总结一下今天的三个关键盲点:

  • • 1、别光讲专业,要讲她关心的事——解决「信任难」。
  • • 2、别等客户主动,得设计路径推着走——解决「行动难」。
  • • 3、别压客户做决定,要和她一起判断——解决「情绪关」。

欢迎评论区一起聊聊:你们家的咨询转化还有哪些技巧?